我们都知道,在游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,对于游泳数据的分析与解读,是提高游泳技术和速度的一个重要环节。今天,我们要聊的是关于自由泳中每趟划数SPL的计算方法。
该图表适用于25米池,假设你蹬壁滑行5米后开始第一下划水。
该图表适用于50米池,假设你蹬壁滑行5米后开始第一下划水。
基于对数据的大量观察和比较,我们看到了将游泳者的SPL范围(每趟划数)设定在其臂展的55%至70%之间是比较合理的。此图表上的最小SPL对应于身高的70%,最大值对应55%。我们选择在这些图表中使用身高,因为大多数人立即知道他们的身高是多少,并且出于估计目的,这已足够精确。
臂展是指从手指尖到指尖测量的手臂宽度。臂展可以更准确地估计你的划距潜力。身高与臂展大致相同,在+/- 5%的差异范围内。
让每一圈蹬壁滑行的距离保持一致。如果你有很长的滑行(5-6米),你可以瞄准SPL范围的较低端。如果你有一个较短的滑行(3-4米),你可以瞄准SPL范围的较高端。4-5米的滑行是一个很好的平均目标。
在中长距离游泳中,省力高效是第一原则,越少的SPL(每趟划数),意味着越省力高效,它更擅长于耐力提高,对于铁三选手提高游泳成绩有一定的帮助,但其游泳速度对于传统短距离游泳来说,还是太慢了,这是完全不同的游泳策略和风格。
中长距离游泳强调拉长划距,尽可能地减少划次,效率很不错,但这样的效率很容易产生为了效率而效率的问题。例如:以38秒,45次划水游完50米,与以33秒,50次划水游完50米,哪个效率更高?如果以划距论,当然是划次少的效率高,但若以时间论,后者的效率更高。
因此,对于效率的不同理解会影响到游泳策略的选择,对于游泳者来说,如何在划距与划频之间取得平衡,以得到最优的速度才是最有效率的选择,换言之,单纯追求SPL并不可取。